來源:鳳凰網
國際某服裝品牌企業,其產品在業界小有名氣,供應鏈采購、制造等環節都做得非常出色,但老板卻還是經常抱怨:公司雖然一切都順利,唯獨物流部分成了一塊心病。
原來,出于多種考慮,尤其是對專業物流企業的不信任,他們公司自己堅持保留物流業務。起初公司訂單不多,產品量不大,運輸簡單,路程也比較單一,一個部門、幾部車、幾個人員就滿足了物流的要求。可隨著業務的快速成長,在物流環節上已經出現了嚴重制約企業發展的情況,尤其是低下的物流系統運營效率讓他頭疼不已。但即使這樣,他還是不愿意將自己的物流業務外包出去,而堅持采取自營的辦法。
他給出的原因簡單卻耐人尋味:國內的物流企業難以滿足需要,價格高、效率低、專業服務水平差。
無獨有偶,近日筆者了解到國內許多小企業存在著同樣的尷尬。在廣東佛山市,物流服務需求雖然潛力巨大,但是除了一些大型優勢企業已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外,相當多的企業至今仍堅持將物流業務自營的辦法。原因也似乎如出一轍:國內專業物流企業除了服務價格高外,服務質量不能滿足需要,營運效率甚至不如自營的物流系統。
物流在現代企業中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它和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被稱為現代企業發展的三大支柱,可以說企業在競爭中能否占得先機,擁有高效的物流系統成為重要一環。
在經濟發展日益專業化的今天,國際物流服務的發展早就從傳統的運輸、倉儲發展到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外包服務,甚至出現了第四方物流提供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并且逐步出現整合物流價值鏈,降低物流成本,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趨勢。
可我國卻還陷在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中:由于國內物流企業發展時間不長,自身集約化程度低,規模不大,造成了營運成本居高不下,難以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導致了眾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不得不親自操刀上陣,自營物流。
在一個國際企業家峰會上,有國外物流行業巨頭這樣形容我國的物流行業現狀:我國物流成本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比日本和美國高一倍以上,據分析,2000多億美元在物流環節中白白損失掉了!有人曾經舉例指出我國物流企業驚人的現狀:中國運輸電子產品和食品的成本要比美國高40%到50%。這真的又是一場實力懸殊的較量,別說我國物流企業去參與國際競爭,就連我們國內市場也在不斷拋棄物流企業。
初入江湖,該如何苦練內功?有業界專家一語中的:物流企業增值轉型,壯大自己只有一條出路-供應鏈管理。現代物流發展的關鍵,就是構建一個完美的供應鏈。供應鏈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嶄新成果之一,為眾多企業所服膺。通過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它可以形成一個增值鏈,使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因加工、包裝、運輸等過程而增加其價值。而物流企業則是排頭兵。
但筆者不得不提醒的是,正如許多專家指出的那樣,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尤其是良好的信息化水平,是應用供應鏈管理的必然要求。供應鏈物流管理的精髓是以信息映射庫存,以供應鏈作為庫房,實現物流的敏捷配送。在這里,物流企業和相關企業能夠實現數據共享、系統對接,形成一個巨大的基于供應鏈的互連互通網絡系統。
以國際某大型物流企業為例,通過和自己客戶在供應鏈協同方面的合作,建立統一標準、統一數據格式的信息處理平臺,整合了自身信息系統和客戶之間的交易數據,努力做到"下單-運輸-對賬-交付"的整個業務流程過程中信息交換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并通過完善的系統功能如網絡分析、在線評估以及庫存自動化管理等先進手段,為客戶提供有關銷售、庫存和運輸信息。
通過這樣的合作,物流企業有效降低了成本,不再為服務過程中信息缺乏和實時監測信息缺乏而苦惱。而客戶也通過這樣的外包服務,不但獲得了專業的物流服務,還通過雙方對供應鏈管理的有效協同合作,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綜合效益。協同效應和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強大、高效的物流體系,使雙方受益。
道理已經很明白,下一步就是如何利用這個供應鏈提高信息化水平來苦練內功。今年有關部門提出:將對從事供應鏈管理的綜合物流企業予以扶持,以此引導物流行業的增值轉型。這樣的舉措將有望成為國內物流企業登上國際大舞臺參與競爭的又一推力。